党委学生工作部
 工大首页 | 学工处首页 | 机构设置 | 规章制度 | 日常管理 | 国防教育 | 学生资助 | 公寓管理 | 心理健康教育 | 研究生工作 | 党建专栏 
做一个脚踏实地的“地质人”--矿业学院 安宇
2018-08-30 10:46  

大家好,我是安宇。能站在这个舞台上,其实并不容易。原本榜样的力量选拔都已经结束,其他巡讲员都已经开始排练了,我才有了想和大家分享大学感悟的狂热欲望。于是我克服了奔波大路、金川、新城三个校区的困难,今天终于来了。

一、艰苦奋斗争上游

往事并非如烟,记忆历久弥新。还记得报道那天坐在火车上的我,一路上都在幻想着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当步入校园的那一瞬间,我才突然从梦中醒来,感觉一切都是全新的。刚到大学的我是懵懂的,不知道地质工程专业将来做什么。更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只听说这是一个艰苦行业,以后从事的工作大多在野外。最初觉得这个专业太苦也不会有好的发展,想着转个专业,但是经过一年的学习之后,才发现自己渐渐喜欢上了这个专业。学习地层、古生物、岩石学,出野外和大山打交道,都成为我喜欢做的事情。

选择了地质专业意味着我势必走上一条不断探索,不断攀登的道路,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它涉及天体运动、地球结构、地壳运动、古气候、古生物,要运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气象学等多种学科以及物探、化探、遥感等多种手段来阐释地球的各种现象。在校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力争上游,在地质学,岩石学、构造等专业课程中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从2014年入学至今我一直保持专业第一,连续六次获得校级一等优秀学生奖学金、还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白梅纪念奖学金以及国家奖学金等多项荣誉,2016-2017学年还获内蒙古工业大学学习之星荣誉称号。

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我开始尝试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我跟随大四的学长去辽宁兴城实习基地学习。学习期间,我每天6点起床上山跑路线,中午在山上吃点干粮后就开始测剖面,一直到天黑才发车赶回基地。就这样一直持续了半个月,有时候一天下来脚都磨起了泡,而肩膀因为要背岩石样品也被蹭破了皮,在山上也总会被树枝划伤。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也曾会有想要放弃的念头,但每每想起魏格纳曾四次深入酷寒的格林兰探险却不幸冻死在暴风雪中,但却因此提出大陆漂移学说而被人们所熟知时,那些想要放弃的念头便会瞬间化为泡影。凭借这样的勇气和决心,在每一次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放弃。通过四年的坚持和努力,我在学院的2018届毕业生研究生推免次序中排名第一,顺利保送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二、踏遍群山觅真知

地质工作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要和野外考察和采样紧密结合起来。在野外考察中,我充分利用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注意地质现象微观和宏观的联系,力求把地质理论和野外观察的实际相结合。

记得我和密老师在新疆果子沟野外考察时,要顺着山沟爬到山脊,因为深沟切割,岩石露头、层理变化、岩浆侵入、构造形态十分清晰,宜于观察,沟两侧的地质状况也便于对比。在野外观察时必须十分细心,一丝不苟,为了定一个点,有时要跑一两个小时的山路。在行内,有“遥测点”的说法,即通过远远眺望可以看到岩石、地层、构造。但如果上去实地观察,就要爬很高的山,走很远的路。于是有人就将远远看到的地质现象加以描述并根据观察点附近的地貌特征在地形底图上定点了事。然而在这次的野外考察中我也偷懒儿定了遥测点,被老师知道后,严厉的批评了我并让我重新定点。

从那以后的所有野外考察中,我从未定过一个“遥测点”。哪怕多爬一两个小时的山,我也要到实地进行观测,认真的做好记录。从密文天老师那里学来的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以及工大教给我“博学躬行,尚志明德”的精神,常驻于心。

我不满足于书本和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抓住一切时间去涉猎各种学术理论和观点,让头脑这张白纸,画上五彩缤纷的科学画图。因此,大二的便我开始跟随密文天老师从事科研工作,在老师的指导下我阅读了大量与地质有关的书籍,文献,结合上课实际遇到的困难和老师的指导,我开始了对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因为自己没有学过这门课程,在写论文的时候举步维艰,我先是去看岩石地球化学的视屏课,得到一点启发后便运用到论文中去,记得在写岩石学部分要确定花岗岩的类型到底是IAS中的哪一型,我做了很多尝试,最初根据数据显示出的结果将其定为I型花岗岩,并且做了许多I型花岗岩的图解进行佐证。但是随着论文的深入研究后发现,文章后边数据显示出的结果和之前的I型花岗岩体现出的结论是截然相反的。通过和老师探讨后我明白,由于地质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我们是根据现有的数据去反演几亿年前的构造演化和岩浆作用过程,因此在解释数据时,不能光靠一个数据的某个点就下定论,而是要综合分析所有数据对比后才能得出较为可靠地结论。

做科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毫无头绪到慢慢地读懂文献,再到后来尝试去做实验,将理论用于实践,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科研是块不好啃的硬骨头,最大的困难就是理论与实践中有着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想要跨过去唯有一遍又一遍的尝试。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坚持最终在华北板块北缘新识别出的A型花岗岩方面取得了创新型的突破。在资源与环境地学空间学术会议上发表了论文《内蒙古赵井沟铌钽矿的岩石学成因》一篇。外审论文《内蒙古赵井沟A型花岗岩的成因:岩石学、地球化学及Sr-Nd-Pb-Hf同位素约束》一篇。参加第十届挑战杯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中获一等奖。

三、情系地矿思随行

老师经常教导我:从事地质研究,首先要有明确的科学目标,然后才是清晰的研究对象,必要的岩石样品。在很多人看来,地质工作者的工作似乎很是单调乏味——雇两辆当地的越野车,开到山间野外,走走停停,写写记记,敲敲打打……,也有人觉得地质工作就是这儿走走,那儿看看,到处游玩一番。实际上,这份工作远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标定观测点的位置;研究与描述露头地质和地貌现象;系统测量地质体的产状及构造要素;采集标本和样品;追索和填绘地质界线;绘制平面图、剖面图和素描图等等这些都是地质工作最基本的内容。

大二暑假时我曾跟随地质队到藏北从事过地质填图工作。那时,我们十几个人在荒无人烟的野外一待就是一个月。除了环境恶劣,更让人难熬的是寂寞。一开始大家还有话说,等所有话题都说完了,还能说什么呢?在野外考察时的工作和生活是单调枯燥和艰苦危险的,但也充满了神奇和乐趣,青藏高原的风光和大自然的奥妙给了我探索的勇气。我平静从容地面对艰苦,在困难的环境中保持心灵的纯净和美好,把希望寄托于明天。这样的内心,有着常人的愿望和追求,也有着神仙般的诗意和广阔。在实地接触野外露头,这样的体验和收获是在教室里根本无法获得的。更重要的是,这种体验常常会给我带来新的发现,甚至加速我科研水平的飞跃。

从呼市到拉萨的空中飞行距离约为2600公里。这段距离如果放在欧洲,相当于从位于西南角的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起飞,跨越七个国家的领空和辽阔的波罗地海,飞抵位于欧洲西北部已经接近北极圈的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大三的暑假我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藏北南羌塘改则县查哥隆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采样。我们此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缺氧环境下的山间跋涉自然不在话下,除此之外,一些突发情况还常常要考验我们的神经。就在上山的第二天,我们团队就遇到了阴雨天气,在我们反程时,一段土路上的浑浊积水已经没过了越野车的底盘。我们只能挂四驱硬开过去,即便越野车已经车速很慢,但激起的浪花也快没过引擎盖了,幸好车辆没有在这个过程中熄火,否则后果就严重了。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我仍然心有余悸。但是,我深知,世间有些路非要自己去面对,自己去跋涉的。只要有目标,即使路再长再远,山再艰再险,也得咬紧牙关走下去。我坚信,没有翻不过去的山,也没有到不了的岭。山越高,意志愈坚;岭越远,胸怀愈宽,不畏艰难困苦之人,终会到达光辉的顶点。

   地质工作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角色,担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矿产资源、矿产基地和地质资料的重任。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前辈带领他的团队找到了211特大型铀矿床,保证了中国核工业发展的需要,为我国氢弹和原子弹的研制成功作出巨大贡献。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同志放弃了英国衣食无忧的生活和优越的科研条件,回国7年间,实现了祖国在科学技术上的多处弯道超车,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以他的团队研制出的我国第一台万米科学钻——“地壳一号”为标志,配备自主研制综合地球物理数据分析一体化的软件系统,使我国的深部探测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局部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这些科学家们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他们作为“地质人”的光荣使命。

巍巍的青藏高原,纵横千里;山顶覆盖着冰雪,经夏不融;湍急的山川河流,声势浩大,如万马奔腾。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我的心情从未平静过。我梦想着能够走遍祖国的大江南比,在祖国的土地上,像那些前辈一样做一个脚踏实地的“地质人”,为祖国寻找丰富的矿藏,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奉献自己的力量!

关闭窗口
 工大首页 | 学工处首页 | 机构设置 | 规章制度 | 日常管理 | 国防教育 | 学生资助 | 公寓管理 | 心理健康教育 | 研究生工作 | 党建专栏 

内蒙古工业大学  党委学生工作部 学生工作处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爱民街49号  电话:0471-6575713

Copyright©内蒙古工业大学学工处.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