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工处首页 >> 正文

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菅妮别让“校园贷”变成“校园害”!

2019年04月08日 17:15 菅妮 点击:[]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作为一种新兴互联网金融模式的P2P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向高校拓展业务。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诈骗花样也在不断翻新、日渐猖獗,大学生参与非法手机分期购、大学生无抵押贷款等被诈骗的案件也屡见不鲜,很多大学生身陷其中而无法脱身。

目前,涉及大学生网络借贷的P2P平台主要有:爱学贷、名校贷、学贷网、诺诺镑客、拍拍贷等,分期购物平台有:趣分期、优分期、分期乐、人人分期等。

大学生谈及“校园贷”的几类误区:

一、“校园贷”?我不贷款啊,所以跟我没关系吧

事实:所有学生都有可能面临校园贷的诱惑。校园贷会通过各种APP和微信号推广,另外也会通过一些群发广告,鼓动学生借贷消费。学生要接触校园贷非常容易,哪怕是学校的厕所里,都有宣传广告。校园贷实则是分期付款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让人不易察觉的消费陷阱。从数千元的手机到几十块的袜子,都可以通过这种先赊购后月付的方式随时拥有

二、只有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差的或者学校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容易陷入“校园贷”陷阱

事实:虽然此行为跟学习或者家境有一定关系,但主要还是跟消费观、法律观和金融观相关。“校园贷”拥有超低准入门槛,学生证、手机号即可办理,加之小广告的诱导消费,“这个社会很现实,有钱何愁没女人;先学车后付款,大学生的贷款神器;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种广告引导学生误入歧途和不健康的消费,因此,可以说借贷就是一念之间。

三、我很聪明,会自己甄别是否是陷阱

事实:从上往下,一个校园贷平台分为省区经理、市区经理、校园代理和学生代理几个层级,很多借贷平台只是充当中介人身份,资金不是他们的,他们只是掌握很多平台的借贷方式。具体执行上,为了逃避监管,会以打借条的形式,诱导学生录音(录下自愿借款的说法),把借贷伪装成正常借款,或者是会伪装成商品分期合同,比如分期购买苹果手机,让学生举着去拍照,拍完把手机收走,借分期购买手机名义签订合同。甚至收到分期购买的手机后会按照合同约定,先给予10%左右的佣金,这正是吸引学生涉足的重要诱饵。还有的同学是通过同学、朋友介绍,碍于同学的面子且认为是赚快钱的好渠道,便一同跌入陷阱。

四、若不小心涉足校园贷陷阱,直接报警就行了吧或只能自认倒霉了

事实:“校园贷”陷阱里各个层级环环相扣,套路满满,一旦涉足悔不当初。学生们普遍认为,有合同、有对方的身份信息、平台的各类信息,能找到借款人本人,如果有问题直接报警警察会替我追回款项。事实上,由于借款金额太小、双方订立合同等原因,双方属于自愿订立,即使途中一方毁约,只能构成单纯的合同违约,需要通过法律诉讼途径上诉,而警方很难介入调查,调查取证更是耗时耗人。还有些同学碍于情面,自认倒霉,不愿让家长同学知道,自己长期承受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不愿通过正规法律渠道惩治不法“校园贷”平台的行为更加助长其恶劣行径。

我想对你说:

同学们一定要学会自我保护,学习金融常识,提升金融素质和诚实守信意识,理性思考、正确判断,自觉抵制各种诱惑,远离别有用心的人设下的陷阱和圈套。如果因生活、创业等原因,确实需要贷款,正规金融机构的渠道是畅通的。截至2018年年底,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累计支持学生突破2600万人次、1200万人,累计贷款发放额超1600亿元。正规金融机构虽然手续严,但利息低,最长期限可以达到20年,安全适用。希望和广大师生一道,通过宣讲政策、分享案例等形式,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金融消费观念,提高金融风险识别能力,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共同营造纯净和谐校园文化环境。


 

 

上一条:辅导员说|航空学院辅导员连溪老师科普校园贷危害及如何预防
下一条:内工大辅导员说 || 优秀网文系列展示——以梦为马,不负青春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爱民街49号
电话:0471-6575713

Copyright@内蒙古工业大学学工处.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