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学风建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知识技能训练,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5月20日上午,由学校学生工作委员会主办,土木工程学院承办的我校第二届“学风杯”结构设计竞赛决赛在新城校区结构力学实验室举行。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校团委,教务处,研究生院及土木工程学院负责人出席决赛开幕式。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辉主持开幕式。
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那音巴雅尔致开幕辞,他代表学院对各位领导、来宾、评委、老师和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向为本届竞赛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感谢,并希望青年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课外实践,在实践中巩固基础、增长才干,培养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决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将来择业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竞赛裁判长、土木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主任史勇解读竞赛题目及评分细则。本届竞赛题目为“承受多荷载工况的大跨度空间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旨在考察学生的建模能力、多荷载工况组合下的结构优化分析计算能力、复杂空间节点设计安装能力以及对土木工程结构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我校矿业学院、理学院和土木工程学院的专业教师担任比赛评委。
本届竞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来自建筑学院、矿业学院、航空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化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6个学院的50余支代表队(每支代表队3名学生)报名参赛,经过初赛选拔,最终31支队伍脱颖而出进入决赛。经过一天激烈紧张的比赛,道桥16-2班孙跃、袁鹏智和道桥17-2班朱紫薇同学组成的“18砼行”队荣获特等奖;道桥16-3班王建华、毛鹏超和土木16-3班尹凤杰同学组成的“空白”队荣获一等奖;“启航”队等2支代表队荣获二等奖;“227”队等5支代表队荣获三等奖;土木工程学院“追梦者”队荣获最佳手工奖、“死亡组合”队荣获最佳创意奖,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化工学院及土木工程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单位。
通过本次竞赛,同学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在把创新思维转换成实际作品的过程中不断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把握,达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
(摄影:土木工程学院)

